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提出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金融机构如何更好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融资难、研发投入高等问题,怎样着手解决?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广西部分银行相关负责人,一探究竟。
金融破题 力促产业升级
近年来,各地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助力企业“智造”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记者采访了解到,浙江余姚市近年来持续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将目光投向时代前沿,尤其关注半导体、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必须跟上步伐。
“我行大力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目前已与相关部门开展战略合作,推出一系列专项信贷产品,加大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规上企业等重点客群的金融帮扶力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余姚农商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鲁杭炯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据他介绍,余姚农商银行目前优先支持的工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产业、绿色产业。该行已出台《余姚农村商业银行科创型企业授信政策指引》,明确提出积极支持转化科技成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适度支持产品仍处于研发投入阶段、研发方向具有市场价值的小微企业。
“我行重点围绕杭州市的产业规划和未来产业培育方向,发掘优先支持的行业,重点在高端装备、低空经济、新材料、绿色能源、智能物联等方面。”杭州联合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沈基良告诉记者。
为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广西壮族自治区于近日印发《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这与《意见》的发布形成呼应。
“既看真本事,又算未来账,我行对主业突出、拥有关键技术、管理规范的优质民营、小微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广西平南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陈银表示,平南联社紧跟平南县委“1248”产业发展思路,持续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在广西金秀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曾燕看来,金秀县地处大瑶山,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未形成有高科技的工业领域,当前优先支持的工业领域以制造业为主。“我们通过相关部门获取清单后走访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渠道、经营场所等多方面信息,识别企业的技术含量及潜力。”曾燕补充说。
加强防范 确保风险可控
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非一日之功。面对缺少抵押物的民营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融资需求,银行该如何控制其贷款风险?
“在服务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过程中,我行深刻理解其特点以及中长期融资需求。针对缺乏抵押物但需中长期贷款的情况,我行通过‘多维风控体系’和‘差异化服务模式’平衡风险与支持。”沈基良表示,一是突破传统抵押依赖,构建“信用+能力”评估模型;二是依托产业链金融缓释风险;三是构建动态管理和风险分担机制。
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鲁杭炯表示,余姚农商银行建立三级授信审批体系。根据授信额度,设定了支行级、部门级、贷审会级三级审批权限。其中,小额授信由支行审批,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大额授信由更高层级审批,提升风险评估效果,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同时,建立大额贷款联合调查机制,新增大额贷款授信由总行信贷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人员与支行共同对客户开展联合调查,全面审查大额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平南联社则是通过创新构建“三维联动”风险控制体系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一是信用赋能,深化政银担合作,构建“政府+银行+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模式,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最高可提供90%贷款担保,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二是数据赋能,整合税务、电力、物流等多维数据源,建立企业经营健康度动态评估台账,通过现金流预测、能耗监测等指标,实时预警风险并调整授信策略。三是动态赋能,实施年审制贷款管理,每年根据企业订单、回款等现金流变化,灵活调整还款计划,对经营改善企业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助力其健康稳健发展。
面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需求,虽然当前金融服务的质效仍有不足,但金融机构正积极推动金融业务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将不断拓宽。
“《意见》出台的意义不仅在于当下的支持,更在于为未来中国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注入强大的金融动能。”沈基良如是说。
鲁杭炯表示,未来,金融机构可进一步提供差异化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本报记者王爱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正规在线炒股配资知识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